于2020年11月,集团作出了2500万美元(相等于约3500万澳元)的战略性股权投资,通过私募方式以每股1.69澳元的发行价取得2094.72万股Telix的足额缴清普通股。集团亦拥有Telix在大中华地区市场的前列腺癌、肾癌和脑癌(胶质母细胞瘤)成像和治疗产品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据公司公告,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84.33亿元,同比-3.34%,实现归母净利润达-1.68亿元,同比-189.11%。2Q公司营业收入42.29亿元,同比+0.88%,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314.86%,我们认为1H公司业绩表现较弱,主要受国内疫情反复、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爆发、新业务尚未拓展期费用前置等因素拖累。
上海位列全球第三!随着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发布,上海已连续两年位列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第三,并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领先全球。
12月13日,第六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在上海开幕。围绕“数智融合,共享共治,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主题,来自政府单位、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的前沿研究成果和观点。
论坛上,“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上海金融科技发展白皮书(2023-2024)》、《金融领域大模型评测报告(2024)》、星翼大模型3.0版、上海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示范应用场景(2024)等一系列金融科技领域重大成果重磅亮相。
上海连续两年排名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第三
主论坛上,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发布了“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这是该指数第二年发布。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云介绍称:“该指数从金融科技产业规模、应用水平、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发展环境等进行综合考量后制定。”
此次,纽约、伦敦、上海、北京、深圳、东京、芝加哥、香港、新加坡、旧金山的整体指数排名依次位列全球前十。与上一期指数相比,前十城市保持不变,但各城市间的指数得分差距进一步缩小,表现出全球各大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
根据指数报告,上海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领军全球。具体来看,上海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旧金山)、全国第一,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排名全球第一,云计算应用方面位列全球第二。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凸显,具有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金融科技应用水平领先全球、国际化程度和营商环境领先全国的特征。
不过,在资源配置、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新基建环境和营商环境方面,上海与全球领先城市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在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信息科技产业规模等方面与国内外领先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陈云还对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金融科技的投融资热度正在放缓,人工智能成为投资关注的焦点;金融科技中心呈现多元化发展,包括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城市、首都型城市三种类型,其中布局在北美、西欧、东南亚主要城市的金融科技产业领先全球;金融科技技术创新在中美活跃,人工智能引领行业创新风向标等。
《白皮书》首次绘制上海金融科技重点产业图谱
《上海金融科技发展白皮书(2023-2024)》是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发布的另一大重磅成果,自2020年首次发布以来,至今已连续发布5期。
在全面展示上海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成果及趋势的基础上,《白皮书》首次绘制上海金融科技重点产业图谱,呈现了上海主要区域的金融科技产业集聚特点。“绘制产业图谱的初衷是我们想做一份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城市级别的、最清晰的金融科技企业摸底,”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李峰在现场解读报告时表示,“告诉大家上海金融科技产业到底是怎么分布的,并建议如何加强金融科技产业的集聚。”
例如,浦东新区的优势是金融要素市场完备、机构集聚,以及金融科技生态圈非常发达;徐汇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大模型应用方面走在前列,并有非常强的软件系统集成能力,同时在隐私计算和网络安全方面也有非常头部的科技类型公司;黄浦区在区块链产业发展、资管科技、保险科技方面有相当的实力;而虹口区,北外滩作为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的集聚区、承载区,集聚了很多金融科创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同时在资管和财富管理方面非常有特色。
“今年《白皮书》的特色可以用四个‘更’概括:更符合国家战略,阐述了金融科技对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促进作用;更详细地从区域角度首次梳理了上海金融科技产业的重点企业图谱;更精准地将金融科技产业实践案例成果按照技术赛道分类;提出更符合上海政策方向的金融科技发展建议。”李峰总结道。
金融大模型纷纷落地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赋能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下,本届金融科技论坛更加突出对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探索。随着金融大模型纷纷落地,如何确保金融领域应用大模型的安全性、效率和合规性至关重要。由此,数据安全、合规和伦理问题等正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关注点。
在此背景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且实用的金融大模型评估标准尤为迫切。今年以来,不少机构尝试发布金融领域大模型评测体系,例如,上海财经大学发布全国高校首个金融领域大模型评测体系,涵盖金融学术知识、金融业务知识、金融安全能力,以及金融智能体能力等四大维度的评估;同济大学的“书生•济世”数字金融平台,计划定期发布金融大模型评测报告,以聚焦模型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能力及其在确保金融安全性、合规性和降低风险方面的表现。但当前,此类评测体系还不够全面,应用范围也较有限。
为解决上述痛点,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金融领域大模型评测报告(2024)》。该评测依据《金融大模型应用评测指南》(下称《评测指南》)团体标准展开。《评测指南》是全国首份以金融业务能力为核心的团体标准,日前在沪发布。
据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生态战略负责人许劭华介绍,围绕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需求及大模型在金融场景中的适配性,结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重点应用场景,此次对14家机构的20个主流大模型的金融专业能力进行了评测。
据许劭华介绍,此次评测所遵循的《评测指南》团体标准的“五大维度”分别是,模型的基础能力、金融安全和价值对齐能力、金融风险控制能力、金融专业认知能力和金融业务辅助拓展能力。
结果显示,参评模型在金融安全与价值对齐方面表现优异,体现出行业对关键合规性和伦理问题普遍高度重视;而在模型基础能力、金融专业认知,特别是多模态处理能力等方面,参评模型存在一定短板,尤其是在复杂金融业务场景中的表现亟待提升。“未来加强高质量金融语料建设是提升模型能力和行业应用能力表现的关键。”许劭华称。
按综合总分排名,Anthropic、阶跃星辰/财跃星辰和阿里巴巴的参评模型位列前三。
未来,金融领域评测报告将以每年一至两次的频率发布,旨在为行业提供客观评测结果与方向指引参考,助力金融科技在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上进一步突破与发展。
此外,星翼大模型3.0版、上海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示范应用场景(2024)、上海金融领域大模型应用训练中试基地(模融空间)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成果集体亮相。
星翼大模型由第一财经自主研发,是专为财经领域设计的大模型技术底座及智能应用平台,此次发布的3.0版本,可实现内容创作能力、多模态交互能力、融媒体内容生产的深度赋能,在采编智能化、有效数据挖掘等领域展现出强大能力,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
本次升级后推出新闻传播数据分析AI智能体——星眼,为内容创作团队提供多维度的AI智能辅助与数据诊断,为读者理解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提供对照和分析。在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2.0的基础上,3.0版引入行情系统数据,构建了涵盖交易数据、市场资讯等多维度的参考体系,为使用者在生产内容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上海金融领域大模型应用训练中试基地(模融空间)”也于当日揭牌,“模融空间”将定位于市级金融垂类人工智能基地来统筹资源,集成式推进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垂类应用,做好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的连接器与加速器,加快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创新应用与落地转化。
在“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机遇与挑战”圆桌讨论环节,来自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等的多位专家代表,对当前大模型金融应用的潜在机会以及行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讨论。
在嘉宾看来,大模型技术的落地和应用无疑提升了金融业多个场景的工作效率,然而,随着大模型越来越深入金融业的方方面面,所面临的挑战也愈加凸显。数据问题是大模型当下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最主要痛点。“高质量的数据是当前大模型应用最主要的困难。金融行业数据富集,但银行业数据的特点是结构化、重复性高,以交易记录为主,真正可用于为大模型训练的非结构化知识型的数据少,这方面是痛点,需要加强深入的挖掘,也需要合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涂晓军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陈君君
相关阅读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排名发布,纽约居首位、上海第三指数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城市之间金融科技发展的差异,帮助相关各方了解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发展态势。
80 12-13 10:00 AI预测洪水、协助城市治理,运营商分享大模型如何落地大模型的应用落地或将沿袭5G落地路径——从外围到辅助、再到核心场景。
80 12-11 18:01 工业大模型不“大”,从业者称通用工业大模型尚远大模型如今在工业领域尚不算很“大”,获取数据不足、多模态大模型还未突破限制了工业AI的想象力。
129 11-27 19:55 国产大模型“紫东太初”3.0发布,垂类应用再扩容“紫东太初”3.0首次实现了多模态复杂任务的推理和求解,更接近于人类的理解推理和思考能力
120 11-27 10:31 大模型幻觉消失之后,“AI应用的群星闪耀时刻”还要等多久?“我们已经解决了从0到1的问题,想要解决从1到100的问题股票t+0 平台,行业仍然需要时间。”
179 11-12 22:2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